专业原创精品世界之最!

当前位置:首页 > 吉尼斯纪录

又一项世界纪录在郑州刷新()

发布时间:2023-11-18 09:23:33源自:网络作者:zl001阅读( )

第七类导读:网站小编根据网络最新关于“又一项世界纪录在郑州刷新 ”的报道资料整理发布相关细节内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陈骏

特区深圳的城建脉搏又一次与河南郑州的装备制造产业同频共振——用于广东省重点项目:“繁华城区地铁暗挖车站关键技术”的研发成果,目前世界最大断面组合式矩形顶管机“中铁1179号”今天在郑州下线。

宽11.29米、高13.55米——位于郑州的中铁装备集团用这样的一项指标,将矩形顶管机这一装备制造领域的世界纪录做了全新的定义。

在现场记者看到,这台工程设备约有5层楼高,一位身高约1.8米的建设者与它合影留念时,个头仅仅够到了这台设备的“脚脖子”。

顶管机是什么?它与常见的盾构机又有怎样的区别呢?

中铁装备顶管机事业部范磊工程师介绍说,顶管机是盾构机家族中的一员,这一称呼是对工程设备工作状态的一种描述。即,普通盾构机在工作时只有刀头部分向前掘进,而顶管机在工作时则是“顶着管子跑”,装备整体向前掘进。与普通盾构机相比,顶管机在面对狭小作业面时“更好下嘴”,普遍适用于城市隧道、地下停车场、地铁车站、地铁出入口等施工应用场景。

在现场记者看到,除了“个头大”,这台工程装备最大的特征,便是一张长方形的“大脸”。

近年来,在中铁装备集团,越来越多的盾构机已摆脱传统“圆脑袋”的长相,以方形、梯形、马蹄形等特殊外貌与大家见面。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土木交通院院长、未来地下城市研究院院长陈湘生在现场告诉记者,异形断面盾构设备的出现,体现出了装备制造业根据施工作业环境而呈现“定制化”的新趋势。

以地铁隧道为例,如采用传统圆形盾构机开挖,除正中矩形区域外,其他的开挖空间在使用时都会闲置、浪费,而在地铁隧道施工中,这些“浪费空间”所产生的工程渣土外运等工作,也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一种额外负担。

“根据作业面来定制装备的样式,可以提效增质。”陈湘生说。

“以今天的这台装备为例,对比传统盾构,它挖出的作业面的空间利用率最少能提高20%以上。”范磊补充说。

“1986年,我跟随团队一起前往德国,是中国首批接触盾构设备的技术人员。数十年时光转瞬即逝,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国家在盾构技术上从跟跑者逐步变为了领跑者。”下线仪式现场,看着眼前这台“国之重器”,陈湘生颇为感慨。他告诉记者,面对人类生存面临环境恶化、全球温升、土地资源紧张、空间不足等居多重大挑战。向地下要空间是解决这些重大挑战的主要措施之一。

但面对地下空间建造的巨大风险,自从1818年MarcIsambardBrunel完成盾构结构设计至今,人类就不断地研发新装备,利用机械化施工而极大地降低安全风险、提高功效。

“今天,这台世界最大断面组合式矩形顶管机的下线对于我国盾构工程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种不断攀登技术、工程高峰的良好趋势,也势必为我国现代化城市群建设、地下空间安全绿色高效建造谱写新的华章。”陈湘生说。

中铁装备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华表示,中铁装备作为“三个转变”首倡地和“中国品牌日”的发源地,中铁装备将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打造世界隧道掘进机原创技术策源地,为城市下穿隧道、地铁出入口、地下停车场、综合管廊等不断提供新方案、新产品。

欢迎分享转载→ 又一项世界纪录在郑州刷新()

热门世界之最

美词佳句

© 2013-2020 - 世界之最控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3003485号-5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世界之最图-世界之最图片2020新款式-2020最火的世界之最图片

世界之最控

当前位置:首页 > 吉尼斯纪录

又一项世界纪录在郑州刷新()

作者:zl001 时间: 2023-11-18 09:23:33 阅读:(0)

第七类导读:网站小编根据网络最新关于“又一项世界纪录在郑州刷新 ”的报道资料整理发布相关细节内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陈骏

特区深圳的城建脉搏又一次与河南郑州的装备制造产业同频共振——用于广东省重点项目:“繁华城区地铁暗挖车站关键技术”的研发成果,目前世界最大断面组合式矩形顶管机“中铁1179号”今天在郑州下线。

宽11.29米、高13.55米——位于郑州的中铁装备集团用这样的一项指标,将矩形顶管机这一装备制造领域的世界纪录做了全新的定义。

在现场记者看到,这台工程设备约有5层楼高,一位身高约1.8米的建设者与它合影留念时,个头仅仅够到了这台设备的“脚脖子”。

顶管机是什么?它与常见的盾构机又有怎样的区别呢?

中铁装备顶管机事业部范磊工程师介绍说,顶管机是盾构机家族中的一员,这一称呼是对工程设备工作状态的一种描述。即,普通盾构机在工作时只有刀头部分向前掘进,而顶管机在工作时则是“顶着管子跑”,装备整体向前掘进。与普通盾构机相比,顶管机在面对狭小作业面时“更好下嘴”,普遍适用于城市隧道、地下停车场、地铁车站、地铁出入口等施工应用场景。

在现场记者看到,除了“个头大”,这台工程装备最大的特征,便是一张长方形的“大脸”。

近年来,在中铁装备集团,越来越多的盾构机已摆脱传统“圆脑袋”的长相,以方形、梯形、马蹄形等特殊外貌与大家见面。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土木交通院院长、未来地下城市研究院院长陈湘生在现场告诉记者,异形断面盾构设备的出现,体现出了装备制造业根据施工作业环境而呈现“定制化”的新趋势。

以地铁隧道为例,如采用传统圆形盾构机开挖,除正中矩形区域外,其他的开挖空间在使用时都会闲置、浪费,而在地铁隧道施工中,这些“浪费空间”所产生的工程渣土外运等工作,也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一种额外负担。

“根据作业面来定制装备的样式,可以提效增质。”陈湘生说。

“以今天的这台装备为例,对比传统盾构,它挖出的作业面的空间利用率最少能提高20%以上。”范磊补充说。

“1986年,我跟随团队一起前往德国,是中国首批接触盾构设备的技术人员。数十年时光转瞬即逝,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国家在盾构技术上从跟跑者逐步变为了领跑者。”下线仪式现场,看着眼前这台“国之重器”,陈湘生颇为感慨。他告诉记者,面对人类生存面临环境恶化、全球温升、土地资源紧张、空间不足等居多重大挑战。向地下要空间是解决这些重大挑战的主要措施之一。

但面对地下空间建造的巨大风险,自从1818年MarcIsambardBrunel完成盾构结构设计至今,人类就不断地研发新装备,利用机械化施工而极大地降低安全风险、提高功效。

“今天,这台世界最大断面组合式矩形顶管机的下线对于我国盾构工程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种不断攀登技术、工程高峰的良好趋势,也势必为我国现代化城市群建设、地下空间安全绿色高效建造谱写新的华章。”陈湘生说。

中铁装备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华表示,中铁装备作为“三个转变”首倡地和“中国品牌日”的发源地,中铁装备将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打造世界隧道掘进机原创技术策源地,为城市下穿隧道、地铁出入口、地下停车场、综合管廊等不断提供新方案、新产品。